美國著名的釀酒師安德魯·切列斯切夫(Andre Tchelistcheff)曾說:“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而黑皮諾(Pinot Noir)是撒旦創(chuàng)造的”。黑皮諾是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嬌貴葡萄,但卻在最復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勃艮第(Burgundy)的風土上大放異彩,本文帶你走進勃艮第的黑皮諾。
1. 黑皮諾是一種怎樣的品種
黑皮諾系屬歐亞葡萄(Vitis Vinifera),是一種釀酒紅葡萄品種,品性嬌貴,原產自法國勃艮第。黑皮諾的果皮較薄,果串小,果實之間較為緊湊,在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上能生長得很好。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黑皮諾是一個好養(yǎng)活的品種,不然怎會有人將它比作葡萄酒界的“林黛玉”呢。首先,黑皮諾對其生長的環(huán)境很挑剔,喜歡涼爽的氣候,早晨涼爽,午后溫暖和夜晚多霧的天氣會賦予黑皮諾精致的風味,然而太涼爽的地方又會導致這種葡萄成熟度不佳。此外,黑皮諾果皮薄的特點使得它在潮濕的天氣下極易受到霉菌的侵染。在釀制過程中,黑皮諾也不讓人省心,非常容易受到氧化,因此釀酒師在釀造時必須十分小心地照料。
圖片來源:Ursula Brühl, Julius Kühn-Institut
一般來說,黑皮諾釀制出來的葡萄酒帶有甜甜的紅果風味,單寧輕柔,迷人易飲。對環(huán)境敏感和挑剔的特點使得黑皮諾能完美地詮釋每一處孕育它的風土:美國的黑皮諾葡萄酒通常帶有櫻桃和甘草的氣息;長于德國的黑皮諾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則帶有李子的風味;最有名的是法國勃艮第的黑皮諾,其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帶有野櫻桃的芳香,并能發(fā)展出泥土、濕樹葉和蘑菇的風味。據(jù)說世界上最有價值的黑皮諾葡萄酒就來自勃艮第。
2. 勃艮第的歷史和風土
中國著名葡萄酒作家林裕森在其著作中曾寫道:“封存在勃艮第酒瓶里的,不僅僅是美味的酒汁,還蘊藏著兩千多年來的歷史。”勃艮第的釀酒史具體緣起何時并無定論,但較早的關于勃艮第葡萄種植狀況的文字記錄,是在公元321年。公元1世紀,羅馬人(Romans)就開始在勃艮第釀酒,但大規(guī)模的葡萄園種植直至中世紀時才出現(xiàn),由天主教的僧侶們建立。后來,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后,勃艮第大批的土地被劃分給農民。
除了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勃艮第也擁有極具特色的風土。酒評家艾倫·梅多斯(Allen Meadows)如此評價勃艮第:“對勃艮第人來說,葡萄不過是用來傳遞風土條件的媒介”。得益于2億年前熱帶海洋的沉積,勃艮第的土壤中分布著大片石灰?guī)r或泥灰?guī)r,且富含海洋生物的化石。從中世紀起,西多會(Cistercians)修士就不斷研究風土,并不斷進行試驗,篩選出勃艮第最適合種植葡萄的土地。如今,勃艮第形成了一千多種不同的微氣候和土壤環(huán)境,不同地塊的葡萄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風格都不盡相同。
3. 勃艮第的黑皮諾葡萄酒
經典的勃艮第紅葡萄酒(Red Burgundy)由100%的黑皮諾釀制而成,這意味著勃艮第紅葡萄酒無法通過混釀的方式來使葡萄酒的酸度、單寧和酒精度等元素達到平衡,葡萄果實的天然品質和風格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酒的品質。正因如此,勃艮第人在種植黑皮諾時,尤為嚴謹,且極其重視風土的保留。葡萄栽種間隔距離為一米,種植者們相信,一米的距離能使各株葡萄為爭奪養(yǎng)分而扎根深處,吸收礦物元素,使得風味更加濃縮集中。
勃艮第紅葡萄酒一般帶有甜美的櫻桃、草莓和覆盆子的風味,陳年后還會發(fā)展出植物和動物的味道。酒中的單寧和酸度水平,則根據(jù)不同的葡萄園、釀造工藝和年份有所區(qū)別,但總的來說單寧很少過澀,酒體也通常十分飽滿。頂級的勃艮第紅葡萄酒一般會置于橡木桶中熟成10至18個月,這樣一來,酒的口感會變得更加柔和。
4. 子產區(qū)特點
勃艮第從北至南共分五大產區(qū),分別為夏布利(Chablis)、夜丘(Cote de Nuits)、伯恩丘(Cote de Beaune)、夏隆內丘(Cote Chalonnaise)和馬貢(Maconnais)。其中伯恩丘和夜丘合稱為金丘(Cote d’Or),是勃艮第紅葡萄酒的經典產地。夜丘出產的勃艮第紅葡萄酒一般酒體飽滿,單寧細膩,陳年潛力佳;而伯恩丘出產的勃艮第紅葡萄酒酒體則相對輕盈,口感圓潤。夏隆內丘的黑皮諾葡萄酒帶有櫻桃、干果和泥土的芬芳,單寧順滑。馬貢出產的黑皮諾葡萄酒產量相對較少,也不及金丘有名,但具有果味濃郁的特點。(文/E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