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丹尼園(Clos Saint-Denis)位于勃艮第夜丘(Cote de Nuits)產(chǎn)區(qū),是莫雷-圣丹尼(Morey-Saint-Denis)產(chǎn)酒村的四個(gè)特級園(Grand Cru)之一,地處洛奇園(Clos de la Roche)與蘭布萊園(Clos des Lambrays)之間。
圣丹尼園之名源自創(chuàng)建于1023年的維吉圣丹尼教會(Collegiale de Saint-Denis de Vergy),該教會在11-13世紀(jì)之間開墾并建立了這個(gè)葡萄園。
1927年,莫雷村(Morey)將圣丹尼園之名附加在原本的村莊名上,自此成為莫雷-圣丹尼村。從1847年熱夫雷村(Gevrey)在村名中冠以“香貝丹”(Chambertin)的名號開始,這種更名的做法便在勃艮第流行起來。這些產(chǎn)酒村往往會選擇村內(nèi)最優(yōu)秀的葡萄園作為冠名葡萄園,比如沃恩村(Vosne)加上了羅曼尼園(La Romanee)的名字,香波村(Chambolle)則加上了慕西尼園(Musigny)的名字。
然而,莫雷村選擇圣丹尼園的原因并沒有這么簡單。在該村的四個(gè)著名葡萄園中,大德園(Clos de Tart)和蘭布萊園(Clos des Lambrays)因其獨(dú)占園(Monopole)的身份而被排除在外。而在余下的圣丹尼園和洛奇園中,后者通常是更受人矚目的那一個(gè)。圣丹尼園最終獲選或許是因?yàn)樗靥幠状宓闹行牡貛В诘乩砦恢梅矫嬲紦?jù)優(yōu)勢。
洛奇園(圖片來源:hubert-lignier.com)
圣丹尼園最初的面積堪堪超過2公頃,盡管其名中的“Clos”意為“圍墻包圍的葡萄園”,不過根據(jù)官方文件,該園似乎從未堆筑圍墻作為邊界。
圣丹尼園與洛奇園有著相似的風(fēng)土,且二者都在1936年被正式確立為勃艮第特級園后,通過兼并數(shù)個(gè)相鄰的克里瑪(Climat)擴(kuò)大了規(guī)模。如今的圣丹尼園占地6.42公頃,共由4個(gè)克里瑪組成,分別是圣丹尼、卡盧埃(Calouere)、夏福特(Les Chaffots)和布魯雷(Maison Brulee)。
圣丹尼園的底層土壤以富含磷和黏土的棕色石灰?guī)r為主,并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表土,排水性良好。葡萄園整體朝向東方,葡萄樹既能沐浴清晨的陽光,又能免受西風(fēng)的影響。因此,葡萄果實(shí)在酚類物質(zhì)達(dá)到充分成熟的同時(shí),又能保持一定的酸度,由此釀出的葡萄酒擁有美妙的平衡度和出色的陳年潛力。
貝塔娜酒莊(圣丹尼特級園)紅葡萄酒(圖片來源:domainebertagna.com)
目前,該園的最大地主是里尼耶父子酒莊(Domaine Georges Lignier et Fils)和杜雅克酒莊(Domaine Dujac),二者均在此處擁有約1.5公頃的葡萄園。此外,還有一些勃艮第名莊也在圣丹尼園擁有地塊,如貝塔娜酒莊(Domaine Bertagna)、彭壽酒莊(Domaine Ponsot)和約瑟夫杜魯安酒莊(Maison Joseph Drouhin)等。
約瑟夫杜魯安(圣丹尼特級園)紅葡萄酒酒標(biāo)(圖片來源:m.drouhin.com)
圣丹尼園專注于釀造紅葡萄酒,以黑皮諾(Pinot Noir)一枝獨(dú)秀。該園出產(chǎn)的葡萄酒擁有一種令人驚艷的細(xì)膩感,與洛奇園的葡萄酒相比,展現(xiàn)出更馥郁的芬芳和更精致的口感,人們將它比喻為夜丘的莫扎特(Mozart)。(文/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