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19世紀50年代,在法國埃羅?。℉erault)的一個酒莊,亨利·北塞(Henri Bouschet)將歌海娜(Grenache)與小北塞〔Petit Bouschet,亨利的父親將染色葡萄與阿拉蒙(Aramon)雜交產(chǎn)生的葡萄品種〕雜交,先后培育出了紫北塞(Alicante Bouschet)、紫北塞1號、2號、5號、12號等多個品種。到19世紀末,只有紫北塞這一最高產(chǎn)的品種流傳下來。
品種特征和生長條件:
紫北塞是一個高產(chǎn)、分布廣的葡萄品種,其葉子帶有獨特的紫色斑點,表皮厚,果肉呈紅色,花期和中熟期都較早。紫北塞對白粉霉病抗病性強,但易受霜霉病侵害,種植期間要防霜凍、大風和干旱天氣,剪短枝。
主要種植區(qū)域和特色:
法國
在19世紀80年代法國葡萄園經(jīng)歷了根瘤蚜病的災害后,紫北塞的種植面積猛增,但是由于高產(chǎn)的特性,該品種種植面積在20世紀末減少到15,769公頃,到2008年,其種植面積約為5,680公頃。該品種的種植區(qū)域主要在法國南部,如朗格多克-露喜龍(Languedoc-Roussillon)產(chǎn)區(qū),北部的汝拉(Jura)和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產(chǎn)區(qū)也有種植。用紫北塞釀造的葡萄酒顏色深邃、單寧柔軟、果香突出。
西班牙
雖然紫北塞的起源地在法國,但是西班牙的種植面積卻遠遠超過它的老家,2008年,該葡萄品種的種植面積約為22,251公頃,主要分布在卡斯蒂利亞-拉曼?。–astilla La Mancha)、加利西亞(Galicia)和瓦倫西亞(Valenciana)產(chǎn)區(qū)。
葡萄牙
紫北塞在20世紀50年代被引進到葡萄牙,此后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2010年,達到了2,201公頃。
除了以上地區(qū),紫北塞在意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產(chǎn)區(qū)、土耳其、美國產(chǎn)酒區(qū)均有種植。其中美國種植面積約1175公頃,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