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香氣:花、堅果和梨
起源:
巴羅克(Baroque)起源于法國西南部的朗德?。↙andes),更準確的說法是阿杜爾河(Adour)盆地內(nèi)的圖爾桑(Tursan)和沙洛斯(Chalosse)地區(qū)。其最早的文獻記載出現(xiàn)在1894年,由當?shù)氐囊蛔咸延缢浫搿?br />
巴羅克的名字可能源于埃雷蒙屈布市(Eyres-Moncube)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在這個村莊里,巴羅克是非常重要的農(nóng)作物。而拉維尼亞克(Lavignac)在2001年從詞源學的角度提出了另一個理論:巴羅克的名字源于加斯科尼語(Gascon)中的“Varoc”或“Varoca”,意為枝干或枝條。
巴羅克屬于庫爾布(Courbu)種類,在形態(tài)上與露澤(Lauzet)和丹娜(Tannat)類似。巴羅克曾經(jīng)被認為是白福兒(Folle Blanche)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的自然雜交產(chǎn)物,但DNA檢測推翻了這一假設,其真正的親本還有待發(fā)現(xiàn)和證實。
品種特征和生長條件:
巴羅克的葡萄樹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成熟期較晚,無法在干旱環(huán)境中生存。其果串非常緊湊,因此容易感染灰霉病,但對白粉病和黑斑病有良好抗性。
主要種植區(qū)域和特色:
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的時候,由于巴羅克擁有對白粉病的良好抗性,法國開始大量種植巴羅克。1958年,其種植面積達5,656公頃。但是在之后的50年里,巴羅克的種植面積銳減,2008年的時候僅剩112公頃。在圖爾桑產(chǎn)區(qū),巴羅克常用于混釀葡萄酒中,比例從30%到80%不等,與之混釀的葡萄包括小滿勝(Petit Manseng)和大滿勝(Gros Manseng)等本地品種,以及長相思和白詩南(Chenin Blanc)等國際品種。
巴羅克葡萄酒會散發(fā)出柔和的花香和堅果香氣,清新怡人;另一種少見的成熟風格巴羅克葡萄酒則具備較高的酒精度以及精致、成熟的梨子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