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是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都甚高,就連我國前最高領導人胡錦濤都參觀過這家有著悠久歷史的酒莊,這也令瑪歌酒莊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接待過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波爾多一級名莊。
1、籠罩在歷史榮光中的瑪歌酒莊
瑪歌酒莊的歷史可追溯到12世紀,當時的莊園被人們稱為La Mothe de Margaux,意為瑪歌之丘,不過葡萄酒卻并非是莊園由來已久的產業(yè)。后來,經過數代領主的苦心經營才逐步將葡萄酒作為其主要業(yè)務,而直到1572年,當時著名的Lestonnac家族的入主才最終奠定了我們今日看到的瑪歌酒莊的雛形。到17世紀末,瑪歌酒莊占地已達265公頃,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都種上了釀酒葡萄,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經過幾代知識淵博而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莊主的努力下,瑪歌酒莊成為了偉大葡萄酒的代名詞,并最終在1855年的分級中獲得全票通過,成功當選波爾多一級名莊。
2、瑪歌酒莊——門澤羅家族的影響
1977年,希臘裔安德魯·門澤羅(Andre Mentzelopoulos)成為了瑪歌酒莊的新主人。老門澤羅原本經營著零售連鎖店Felix Pontin,其對葡萄酒尤為鐘愛,恰逢當時波爾多葡萄酒都遭遇經濟危機和質量危機的雙重打擊,一般投資者又對這樣的一級名莊不太看好,于是,老門澤羅就成功購入這家名莊。為了應對當時的困難局面,門澤羅投入了巨大的資金改造酒莊,不僅升級了葡萄園的排水體系,而且還重新種植了新葡萄植株,并在其入主后的首個年份即1978年成功釀出高品質葡萄酒,著實轟動一時。
然而,不幸的是,這樣的光景僅僅維持了短短兩年,老門澤羅就撒手人寰。他的女兒柯琳(Corinne)接過了父親的班,主持酒莊經營,并得到了父親顧問保羅·龐特利爾(Paul Pontallier)的幫助。憑借著“世紀之年”——1982年的優(yōu)異表現,瑪歌在全球奠定了其不可動搖的名莊地位,而2009年和2010年連續(xù)兩個優(yōu)秀年份酒的打造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葡萄酒世界的地位。目前,門澤羅家族是瑪歌酒莊的獨立投資者。
3、瑪歌風土
瑪歌之所以成為瑪歌,是因為它不僅擁有絕無僅有的出色風土條件而且還擅長精細的葡萄酒釀造工藝。這片土地位于梅多克相對平緩的地區(qū),土壤排水性優(yōu)越,再加上酒莊僅種植最適合的葡萄品種,因此造就了其葡萄酒別樣的風格。土壤是影響葡萄酒風格的最大因素,兩個地塊微小的差異都可能讓葡萄酒的風格相差巨大,因此調配成為瑪歌釀造偉大葡萄酒的絕技。瑪歌葡萄酒不僅飽含了梅洛(Merlot)的馥郁果味,又擁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精細甜美,還伴有味而多(Petit Verdot)的強力活力。
4、瑪歌風格
自從17世紀起就是偉大葡萄酒之一的瑪歌葡萄酒擁有獨特的風格和品質,它將結構復雜且精細,風味新鮮而微妙融于一體,單寧異常豐富精細,余味悠長,陳年強力巨大。而同樣的品質也體現在其副牌酒瑪歌紅亭(Pavillion Rouge)和瑪歌白亭(Pavillion Blanc)身上?,敻杓t亭早在19世紀就開始釀造,幾乎與瑪歌正牌酒齊名,盡管果味和單寧不如正牌酒那么凝練,但結構的復雜程度和優(yōu)雅口感卻與正牌酒不相上下。白亭最早出現在1920年,由100%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釀造,葡萄采自酒莊最為古老的葡萄園,其酒經過7-8個月的橡木桶陳年,風味凝練,結構復雜,余味持久,陳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