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值得參考:生物動力法的倡導者,杜絕二氧化硫之類物質(zhì)而導致酒的保存相對難度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于是我便脫口而出道:就像女生的保養(yǎng)一般,不一定要專業(yè)美容院級別,基本護膚品還是需要的吧……
這段引言是想表達一種對葡萄酒的理解——抽象的,遙遠的,個性化感受如何用感官的,近身的,共識化的事物來舉例說明——發(fā)揮合理聯(lián)想本為一種樂趣。
之前和酒友深夜徹談Chambolle-Musigny的幾個名家,不免要涉及Jacques-Frederic Mugnier,Georges Roumier,Comte Georges de Vogue。Roumier的Musigny還無緣相逢,三家的愛侶園都有幸遇到過,溝通中不自覺地想到《紅樓夢》中的幾位主要人物。
緣起是因為有人用“自虐”來形容JFM的愛侶園,我轉(zhuǎn)述發(fā)在微博中,于是海外的專業(yè)人士也表示匪夷所思,這個“自虐”到底如何理解?
酒評,酒感的主觀性便顯現(xiàn)于此,如果你只是飲家,你可以對這份評語保持高度忠誠,而設想我今天站在講臺上介紹這款酒的感受則或許不合適用“自虐”來表達。至少得要給“自虐”一個合理的內(nèi)涵。
JFM的愛侶園2002極度纖細,需要十足的耐心伺候并等待?;蠲撁摱昵把胍暟姹尽都t樓夢》里的林黛玉——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明亮,微熱的環(huán)境中這款酒的感覺非常倦怠,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30小時后最后一杯安靜地面對我投入的百分百注目,她清純,細膩,天真地散發(fā)著各種果香。其實,林妹妹大概也只有寶玉哥哥喜歡,大觀園的熱鬧氣氛里她哪一回舉止得體從容不迫了呢?
Roumier的愛侶遇到兩次,1998算是相對弱年,2005則算是好年。喝1998的那一回另外兩個愛侶園成了它的陪襯,分別是Francois Bertheau,Patrice Rion。陪襯的兩款絕對不是差酒,可是Roumier一出現(xiàn),集中,變化,層次,耐力交相輝映。
2005的品鑒在下午,開瓶后,濃郁度和果味的深厚以外單寧顯得略張牙舞爪,而友人帶回家十個小時仔細斟酌一番后得出“野性中的多姿多彩”這一點評。這么一來,我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了爽朗,漂亮,有地位,名聲響,又潑辣的那位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熙鳳的這般持家有方之能耐,只要不是遇到免頂之災,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定時打理得僅僅有條的。所以無論1998還是2005框架和酒風如出一轍。
Vogue的愛侶園我品鑒的相對比較早,1999年份。而Vogue的其他酒款品鑒機會更多一些,記得遇到Bonnes-Mares1997的時候我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番話“有形無形間體現(xiàn)著良好的天資和后天精心雕琢的用心。仿佛與心儀卻未曾表白的他貼近一步娓娓交談坦言,酒如人生,不得不受到門第觀念之牽連 ……Georges de Vogue 之門第已飽沐仰視之光,只要他的心在,現(xiàn)身便是多數(shù)人向往的風采。”
而Vogue的愛侶園也是印象中最討巧的哪一款,比之JFM更容易親近,相較Roumier更多份溫婉。讓我想到薛寶釵,除非是那個“紫鵑”丫頭,否則誰于心挑得出寶釵的不是?
不過,我記得和我一同品鑒的人卻認為這款“寶釵”表現(xiàn)輸于期待,芬芳有余而后續(xù)欠缺,是不是少了幾分林妹妹的“作”這酒就不帶勁了呢?一笑。
歸根結(jié)底只能說,酒的感受在于和自己內(nèi)心的共鳴,自己聽到了,就是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