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老人躺在床上,緩慢而微弱的喘著粗氣,眼睛也睜不開了。
“他快不行了。”守護在旁邊的護士悄悄的私語著。
老人輕咳了一下。“酒——”干涸的嘴唇吐出一個字。
一位護士把醒酒器里的紅色酒液倒入一只水杯,捧著讓老人輕輕啜了一口。
老人并沒有直接把酒喝下去,而是在嘴里發(fā)出一陣古怪的絲絲聲之后,酒才從老人的喉頭滑落。毫無生氣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緩緩睜開眼,目光中閃現(xiàn)出歲月的睿智,“70年的拉菲”,老人輕語了一聲,自信而滿足。然后闔上眼,再也沒有睜開。
旁邊另一位護士好奇的問道,“最后他說的什么呀?”倒酒的那位護士也一臉迷茫,“不知道啊,說什么70年的拉菲。”
“中午來探視的那個人也真奇怪,打開自己帶來的酒倒入這么個扁平玻璃瓶,留在這里就走啦。”
“這也不怨他,老人家一直昏睡著,就剛才醒了那么一會,沒想到,原來是回光返照。”
“哎,葡萄酒瓶還在這兒呢”。護士撿起垃圾桶邊的空瓶,轉(zhuǎn)正了酒瓶,酒標(biāo)上印著:Chateau Lafite 1870 (@葡萄酒-斯蒂芬)
Courtiers(傭金商/中間商),這個游走于葡萄酒買家與賣家之間的職業(yè),據(jù)說從中世紀(jì)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商業(yè)并不那么容易做,這群人,要靠他們的智慧與專業(yè)來謀生。他們要做到殺伐決斷,通曉百酒,恪守行規(guī)。雖然現(xiàn)在他們的地位日漸衰微,但作為值得信賴的中間人,他們的傭金有個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成交額的2%左右。他們的每一項訂單往往只需兩天就搞定。第一天用來品酒,從酒莊或酒農(nóng)那里找尋合適的酒,第二天用來與酒商談妥一個價格。就這樣,在多年的實踐里,他們中的一些人練出了神乎其神的品酒能力,江湖中也留下了他們不朽的傳奇。
文章開篇那位老人就是一名courtier,據(jù)說年輕時,曾在數(shù)十桶酒里發(fā)覺一桶酒有一絲微弱的金屬氣息和一點點可疑的濕紙板味。等那整桶酒倒空后,桶底露出一把帶著硬紙殼標(biāo)簽的金屬鑰匙。
葡萄酒的品嘗(Wine tasting,業(yè)內(nèi)常稱之為盲品blind tasting)是非常區(qū)別于喝酒的(Wine drinking)。外國人也常說Drinking wine for pleasure is different from tasting wine for making a living.(飲酒享樂與品酒為業(yè)是完全不同的)。區(qū)別就在于,盲品,是需要動腦思考的。這種思考會帶兩個作用,娛樂性與實用性。本篇先講娛樂性。(@葡萄酒-斯蒂芬)
通過盲品就可以推斷出葡萄酒的身份,這絕對是世界上最令人贊嘆的人類絕技之一了。許多人對這種技能充滿崇拜,因為他們認(rèn)為這是他們永遠(yuǎn)不可能掌握的一項能力。
推斷出一款酒來自于哪個酒莊或是哪個年份,幾乎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但卻帶有不少娛樂性,給參與者帶來不少精神上的愉悅,所以外國人常說葡萄酒是一種文化飲品。
那么,在現(xiàn)實世界中,盲品葡萄酒到底會帶來怎樣的效果與震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