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勃艮第以黑皮諾(Pinot Noir)和霞多麗(Chardonnay)這兩個明星葡萄品種而聞名于世,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兩個葡萄品種無論生長在任何地方,出產的葡萄酒都沒有在勃艮第更為美妙。二者名氣之大,以致其他品種,如佳美(Gamay)和阿里高特(Aligote)等葡萄品種,就完全生活在它們的陰影之下,屬于它們自己的光芒被完全遮擋。事實上,它們在該地區(qū)也同樣有著極佳的表現(xiàn)。
佳美是一種早熟的葡萄品種,它的發(fā)芽、開花和成熟均比較早。這一方面說明該品種易遭受春霜的侵害,另一方面又表明它在氣候涼爽的地區(qū)能夠茁壯成長。而處于法國內陸的大陸性氣候區(qū)的勃艮第,因為地理位置偏北,氣候較為寒冷,二者可以說是絕配。如今,佳美在勃艮第的種植面積占所有葡萄品種的7.5%。
佳美葡萄(圖片來源: 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14世紀末,佳美被引進到法國勃艮第產區(qū)的金丘(Cote d’Or)地區(qū)的葡萄園,當時這一做法還被那些不太注重高產葡萄的人視為可恥,他們依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貴的黑皮諾(Pinot Noir)身上。佳美產量較高,葡萄粒較為集中。如果生長在勃艮第南部的花崗巖山坡上,佳美能夠出產細膩、舒適、香氣濃郁的葡萄酒,而如果生長在金丘的粘土石灰質土壤上,出產的葡萄酒則較為結實、年輕、果香濃郁。馬貢產區(qū)的紅葡萄酒就是依靠這個葡萄品種聲名遠揚。
作為勃艮第產區(qū)的“另外一種”白葡萄品種,阿里高特常被霞多麗的光環(huán)所掩蓋,但在優(yōu)異的年份里,當其標志性的酸味得到平衡時,它也能反敗為勝,超越霞多麗。DNA檢測證實,阿里高特屬皮諾家族,據(jù)記載,該品種在18世紀末就出現(xiàn)在了勃艮第地區(qū)。如今,阿里高特在勃艮第的種植面積占所有葡萄品種的6%。
種植在勃艮第地理位置最為優(yōu)越及土壤最貧瘠的斜坡上的阿里高特,在較溫暖的年份里,能釀制出優(yōu)質的干白,口感比霞多麗更緊實,不過沒有霞多麗的經濟效益高。阿里高特呈白色,較為強壯,比霞多麗果實大,同時,出成率也高。
和霞多麗和黑皮諾相比,在金丘(Cote d’Or),阿里高特的重要性較低,但在21世紀初,其種植面積仍接近700公頃,幾乎和勃艮第南部一樣多。如今,該品種大多種植在地理位置最高或最低的葡萄園里,這些葡萄園里的葡萄釀制出的葡萄酒酒體輕盈且較早熟,并且只能在酒標上標注勃艮第阿里高特(Bourgongne Aligote)葡萄酒,而不是以出產的村莊命名(布哲宏除外)。這種酒要么用來與簡單的菜肴搭配,要么用來與黑醋栗利口酒一起調配柯爾酒(Kir)。只有夏隆內丘(Cote Chalonnaise)產區(qū)內的布哲宏(Bouzeron)村才出產一些優(yōu)質的阿里高特葡萄酒。在布哲宏,阿里高特擁有自己的法定產區(qū)身份,其法定的最高產量只有4,500公升/公頃(勃艮第阿里高特葡萄酒的產量是6,000公升/公頃)。這里是生產阿里高特最著名的產地。
在夏布利(Chablis),較之以前,阿里高特的種植面積有了一些增加。在該產區(qū),阿里高特常用來釀制日常干白葡萄酒。阿里高特葡萄酒口味清淡,高酸爽口,除可以生產干白外,還可以跟其他葡萄品種調配,釀造勃艮第起泡酒。
除了佳美和阿里高特,勃艮第還種植有長相思、白皮諾、灰皮諾等葡萄品種,但是面積極為有限,加起來也僅占勃艮第種植面積的一小部分,大約為4.5%。這些葡萄品種大多不單獨以法定產區(qū)裝瓶,且多與其他品種混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