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希臘是一個把全世界的藍色都用光的地方。其實,在這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國度,除了藍色,還有一些色彩,點綴著這個神話般的地方,那便是葡萄酒的顏色。希臘是世界上釀葡萄酒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記載的釀酒歷史最早可追溯到6,500年前。晴好的藍天下,一大片一大片的濃綠葡萄藤間,掛著或金黃,或淺綠,或紫紅,或紫黑的葡萄,十分美麗。而本文要探索的,便是希臘最重要的四個紅葡萄品種。
1. 阿吉提可(Agiorghitiko)
圖片來源:Julius Kuhn-Institut
阿吉提可主要分布在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e)的尼米亞(Nemea)地區(qū),在希臘這個葡萄酒國度里,她可是最高貴的公主之一。“Agiorghitiko”的字面意思是“圣喬治的葡萄”,關于這一名字的來歷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個名字取自尼米亞的圣喬治教堂(Chapel of Saint George),也有人說它取自東正教會(Orthodox Churches)節(jié)日之一的圣喬治日(Saint George's Day),還有人說,希臘擁有眾多以基督教圣人名字命名的城鎮(zhèn),而阿吉提可則取名于其中一個名為圣喬治的城鎮(zhèn)。
阿吉提可可用于釀造不同風格的葡萄酒。一般來說,使用阿吉提可釀制的葡萄酒呈深寶石紅色,香氣濃郁且復雜,果香突出,風味以李子和香料味為主,單寧柔軟,但酒體一般較輕,酸度中等。
在尼米亞,阿吉提可葡萄酒被當?shù)厝朔Q為“赫拉克勒斯之血(The Blood of Hercules)”。傳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殺死尼米亞猛獅(Nemean Lion)之后喝的就是阿吉提可葡萄酒。此外,據(jù)說在特洛伊戰(zhàn)爭(Trojan War)中率領希臘軍隊的國王阿伽門農(Agamemnon),最喜歡喝的也是阿吉提可葡萄酒。
2. 黑月桂(Mavrodaphne)
黑月桂的希臘語名“Mavrodaphne”本意為“黑色的桂冠”,這一葡萄品種多見于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帕特雷(Patras)地區(qū),在塞法羅尼亞島(Cephalonia)也有較小范圍的種植。黑月桂的果實呈紫黑色,釀造出的酒會散發(fā)出濃郁且集中的干李子和黑醋栗的香氣,酒精含量較高,酸度中等。
在帕特雷,黑月桂常被用于與科林斯阿琪(Korinthiaki)混合,以釀制一種名為帕特雷黑月桂(Mavrodaphne of Patras)的加強型甜葡萄酒。這種酒大約起源于150年前,當時一位名為古斯塔夫·克勞斯(Gustav Clauss)的德國人定居帕特雷后,用黑月桂釀造出了當?shù)氐谝惶鸬钠咸丫?。這款甜葡萄酒在日后受到了許多葡萄酒愛好者的追捧,時至今日已經(jīng)成為帕特雷地區(qū)的代表酒款。
除了科林斯阿琪,黑月桂與其他葡萄品種比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混釀,也能釀造出表現(xiàn)不錯的干型葡萄酒。
3. 黑喜諾(Xinomavro)
圖片來源:Julius Kuhn-Institut
黑喜諾是馬其頓(Macedonia)地區(qū)主要的本土葡萄品種,它的果梗較粗,果實大小中等,果皮較厚,呈藍黑色,酸度高,“Xinomavro”在希臘語中本意便是“高酸和黑色”。
用黑喜諾釀制的葡萄酒,年輕時口感較為粗糙,但陳年后會漸漸變得柔和。最典型的黑喜諾葡萄酒產(chǎn)自納烏薩(Naoussa),為干型,香氣復雜,以紅色水果(紅醋栗等)為主,并伴隨著橄欖、香料和干番茄的氣息,單寧含量豐富。陳年后該酒會散發(fā)出更多的香料味,還會帶有皮革味等動物氣息。種植在陰涼地區(qū)的黑喜諾產(chǎn)量一般較低,但釀造出來的紅葡萄酒一般色澤非常誘人,風味豐富,酒精度高,單寧含量中等偏高,適合長時間陳年。
4. 曼迪拉里亞(Mandelaria)
曼迪拉里亞也被稱為艾莫佳諾(Amorgiano),它的果皮較厚,主要生長在羅得島(Rhodes)和克里特島(Crete)上。曼迪拉里亞既可以與其他葡萄品種比如夢尼瓦西(Monemvassia)混釀,也可以釀造單一品種葡萄酒。用其釀造的酒色澤深邃,酒體較輕,單寧含量較高。(文/Es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