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泡葡萄酒的二氧化碳壓力比一般的起泡酒更低,其泡沫通常是在第二次發(fā)酵時形成的,二次發(fā)酵會在葡萄酒完全發(fā)酵前中斷。低泡葡萄酒常見的釀造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二氧化碳添加法,直接將二氧化碳注入到靜止的葡萄酒中;第二種為罐式發(fā)酵法,在密封罐內(nèi)進行發(fā)酵,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一直留在罐中并與葡萄酒發(fā)生反應,進一步將葡萄酒碳酸化;第三種則是將葡萄酒中未發(fā)酵的殘留糖分或者未發(fā)酵的葡萄汁用于第二次發(fā)酵,以獲取天然二氧化碳。
圖片來源:vwww.bourgogne-wines.com
1. 德國
德國低泡葡萄酒的最低酒精含量為8.5% ,在20°C時,酒中二氧化碳壓力為0.1Mpa至0.25Mpa,泡沫豐富。低泡葡萄酒在德國被稱為“Perlwein”(珍珠酒),該詞必須在酒標上注明。在德國,珍珠酒是個特殊的飲料種類,它們不屬于起泡酒,也非靜止酒,所以不需要繳納高昂的起泡酒稅,為避免偷稅漏稅,德國嚴禁酒商將起泡葡萄酒當做珍珠酒出售。如果低泡葡萄酒是通過二氧化碳添加法制成,則必須在酒標上注明。
20世紀50年代早期,低泡葡萄酒在德國曾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之后,它便失去了這一地位,一直到20世紀末,大量的意大利產(chǎn)的珍珠酒進入并占領(lǐng)了德國市場,于是低泡葡萄酒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如今,德國生產(chǎn)的低泡葡萄酒因其售價低廉、口味清新而頗受青年人的喜愛。
2. 奧地利和瑞士
奧地利低泡葡萄酒每升糖分含量為40克,酒精度最高為12%,在15°C時,二氧化碳的壓力為0.5Mpa至2Mpa。在瑞士,低泡葡萄酒被稱為“Sternliwein”,并且只能用歐洲的釀酒葡萄品種釀造,二氧化碳壓力必須為1.6至2.5個大氣壓。如果在釀制過程中,二氧化碳部分或者全部是通過人為添加而來,則必須在酒標上標明“mit Kohlensaure impragniert”(二氧化碳添加),這種葡萄酒酒精含量必須大于8%。
3. 意大利
在意大利,低泡葡萄酒被稱為普洛賽克微起泡酒(Prosecco frizzante),20°C時的二氧化碳壓力為1Mpa至2.5Mpa。普洛賽克一詞受歐洲法律保護,法律規(guī)定規(guī)定標有普洛賽克的葡萄酒必須是由普洛賽克(官方名稱為:Glera)這一葡萄品種釀制,并且只能產(chǎn)自意大利的內(nèi)利亞諾(Conegliano)和瓦爾多比亞德尼(Valdobbiadene)這兩個地區(qū)。(文/Ve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