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這是《紅樓夢》中曹雪芹同時寫給黛玉和寶釵的判詞,其中“可嘆停機德”和“金簪雪里埋”這兩句詩是形容寶釵的。天質(zhì)聰慧、寬容大度、性情溫順且又博學多才的寶釵,與黛玉一起名列“十二金釵”正冊之首。她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掌上明珠,不幸父親早亡,之后為待選“才人贊善之職”而入京,不想又落選,遂與母親、哥哥長期客居于賈府中。
梅洛(Merlot),有時也會被譯為美樂、梅樂、梅鹿輒等名稱,在葡萄界眾多紅白品種中它是世界上最受追捧的紅葡萄品種,美國加州的葡萄種植者對梅洛的推崇幾乎達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世界著名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曾這樣說過:“梅洛是這個世界上種植范圍最廣的深色葡萄品種,只有赤霞珠才能與之相抗衡。”的確,赤霞珠有赤霞珠的風情,梅洛有梅洛的韻味,其優(yōu)美的風姿、柔順的口感總是會給人們一種愉悅的心情,就好像寶釵一樣。
作為現(xiàn)今波爾多種植最廣泛和全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紅葡萄品種,梅洛最先是圣埃美隆(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地區(qū)用來釀造美酒佳釀的葡萄品種,有關(guān)它的最早記錄出現(xiàn)在1784年波爾多產(chǎn)區(qū)的官方記錄中。經(jīng)奧地利研究人員進行的DNA檢測證明,品麗珠(Cabernet Franc)是梅洛的雙親之一,但雙親中的另一個現(xiàn)在仍未可知。由此也可以說,梅洛與赤霞珠的父本都是品麗珠,這也許就是這兩個葡萄品種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相似之處的原因。
圖片來源:Julius Kuhn Institut
梅洛雖起源于波爾多,但目前在世界各葡萄酒產(chǎn)區(qū)的種植不但分布廣,而且面積大,它是一種較易栽培的葡萄品種,即使是在比較反常的天氣條件下,一般也都能夠順利成活。與赤霞珠相比,梅洛無論在發(fā)芽、開花,還是坐果、成熟等方面都至少要提早一到兩個星期。不過,這樣使梅洛很容易遭受霜凍。梅洛較易染上霜霉病,由于開花較早,很容易出現(xiàn)開花后停止生長的情況,其葡萄串相對分散,果實更大,表皮更薄,因而也更容易腐爛。梅洛喜歡在潮濕涼爽的土壤中生長,這種土壤有很好的蓄濕功能,能幫助梅洛健全的生長。此外,梅洛對采摘的時間要求很高,若采摘時間過晚,則葡萄中的酸度就會很低。
享有“紅葡萄中的霞多麗”美譽的梅洛在整個波爾多及法國西南產(chǎn)區(qū),常與緊澀、貴氣、酒齡較長的赤霞珠一起搭配混釀,現(xiàn)在這一搭配風格在世界許多地區(qū)都日漸盛行。梅洛早熟的特性及豐富的果味能很好地補充赤霞珠的特性。如果說波爾多左岸是赤霞珠的樂土,那么右岸就是梅洛的天堂了。雖然很少有人能準確描述出梅洛所擁有的風味特征,但其“柔順”的特質(zhì)卻是眾人一致同意的觀點。多年來,主要作為調(diào)配成分存在于干紅葡萄酒中的梅洛也漸漸開始被釀成單一品種酒,順滑的口感,梅子般的香氣,使它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已遠遠超過了赤霞珠。
寶釵舉止嫻雅、性情溫婉,別人評說她“任是無情也動人”,這一點讓擁有柔順特質(zhì)的梅洛與寶釵非常相似。目前,這一國際主流葡萄品種雖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但卻還是在波爾多右岸表現(xiàn)最為出色。位于波美侯產(chǎn)區(qū)的柏圖斯酒莊(Chateau Petrus)是出產(chǎn)梅洛葡萄酒的最佳代表,其釀制的梅洛葡萄酒表現(xiàn)出少見的優(yōu)雅風格,不但擁有紅色水果的風味(草莓、紅漿果、紅李子),而且散發(fā)著美妙迷人的巧克力芳香,同時還帶有一絲淡淡煙草的味道,其飽滿的酒體,中等偏低的酸度,柔和的單寧,在經(jīng)過橡木桶熟化以后,能夠發(fā)展出更多的香料味和橡木味(香草、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