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志上刊登了一篇題為《人類嗅覺弱是源自19世紀的假說》(Poor Human Olfaction Is a 19th Century Myth)的論述。文章作者麥克甘博士(Dr McGann)認為,有關人類嗅覺較之其他哺乳動物弱的說法,是未經證實的假說。
據(jù)這位來自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表示,人類的嗅覺常被認為不如其他動物發(fā)達,而這種錯誤概念來源于19世紀時期神經解剖學專家保爾·布羅卡(Paul Broca)的論斷。實際上,在哺乳動物嗅球神經元數(shù)量的比較中,人類的嗅球神經元數(shù)量位于中間值,嗅覺能力與大部分哺乳動物類似。
科學家在對大鼠和小鼠的嗅覺研究中發(fā)現(xiàn),嚙齒目動物擁有1,000種嗅覺受體,而人類則有400種。不過,麥克甘博士強調,“人類擁有比嚙齒目動物更復雜的嗅球和眶額皮層,并能從這400種嗅覺受體中接受和傳達信息。”
麥克甘博士認為,在比較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嗅覺靈敏度上,應該著重關注所聞氣味的類別。他說:“當給出特定類型的氣味進行嗅聞測試時,人類在某些氣味上的嗅聞能力比試驗中的嚙齒目或犬類動物更為出色,而對其他氣味則比較不敏感。”
圖片來源:the drinks business
這則消息震驚了不少人,特別是對狗主人來說。設想一下,當一只14歲、耳聾又視力下降的狗,在200米之外嗅到死魚的殘尸氣味并向它奔來,這也許只是狗對這部分氣味的選擇性敏感,而非通有的靈敏嗅覺。
“狗在鑒別消火栓上的尿味時可能比人類敏感,而人類在嗅聞好酒的酒香時則會比狗更強,不過這些對比暫時還缺少實際的試驗來支持。”麥克甘博士補充道。除了酒香,人類對乙酸戊酯(俗稱香蕉油,一種從香蕉中提取的化學物質)的嗅聞能力也比狗強,且在嗅聞人血中含有的化合物時比小鼠敏感。(編譯/Vi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