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酒迷們除了約好友來一場小型的葡萄酒品鑒會,吃一頓有葡萄酒的晚餐,還可以如何打發(fā)閑暇的時光呢,當然是觀看葡萄酒電影。本文推薦了幾部與葡萄酒有關的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濃情酒鄉(xiāng)(Ce Qui Nous Lie,2017年)
豆瓣評分:8.2分
導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Cedric Klapisch)
導演克拉皮斯曾經(jīng)拍攝過知名的《西班牙公寓》( L' Auberge Espagnole)和《危險青年》(Le Peril Jeune)等作品。影片講述的是法國一個勃艮第(Burgundy)葡萄酒家庭的故事。主角之一讓(Jean)離家十年,在父親病重后回到故鄉(xiāng)勃艮第,與妹妹朱麗葉(Juliette)和弟弟杰瑞米(Jeremie)一起承擔起葡萄酒釀造的重任。他們延續(xù)了父親對勃艮第土地和葡萄酒的熱愛,并找回了彼此之間遺失的親情。電影的另一個看點是默爾索村(Meursault)和?,敶澹≒ommard)優(yōu)美的葡萄園景色,以及葡萄采摘、葡萄酒釀造的過程。
玻瑪村葡萄園
侍酒師2:酒瓶里的故事(Somm: Into the Bottle,2015)
豆瓣評分:7.7分
導演:杰森·懷斯(Jason Wise)
這是導演繼2012年《侍酒師》(Somm)之后的又一力作,與上一部講述侍酒師的故事不同,這部紀錄片則主要講述葡萄酒的方方面面。
紀錄片的拍攝歷時四年,包含了10個主題故事,分別為釀酒師(The Winemaker)、年份(The Vintage)、歷史(The History)、戰(zhàn)爭(The Wars)、新世界(The New World)、成本(The Cost)、橡木桶(The Barrels)、專家評分(The Point Scores)、侍酒師(The Sommelier)和回憶(The Memory)。
在勃艮第的一年(A Year in Burgundy,2013年)
豆瓣評分:8.1分
導演:大衛(wèi)·肯納德(
)《在勃艮第的一年》由紀錄片大師大衛(wèi)·肯納德拍攝,講述了在勃艮第7家酒莊釀造偉大年份2011年葡萄酒的歷程。勒樺酒莊(Domaine Leroy)莊主拉露比茲-勒樺(Lalou Bize-Leroy)等7家酒莊的莊主在紀錄片中均有出境。對于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可以從紀錄片中了解到葡萄生長的各個階段和葡萄酒釀造、陳年的過程。
杯酒人生(Sideways,2004年)
豆瓣評分:7.9分
導演:亞歷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
主角邁爾斯(Miles)是一位黑皮諾(Pinot Noir)作家,卻一直過著不如意的生活,于是好友杰克(Jack)打算在結婚之前與邁爾斯去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進行一場葡萄酒之旅。邁爾斯在那里遇到了同樣喜歡葡萄酒的園藝學碩士瑪雅(Maya),找到了久違的共鳴。這場葡萄酒之旅中,有不少對于人生、友誼和葡萄酒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取景于圣巴巴拉縣(Barbara County),觀眾可以看到這里的葡萄園景象。
電影里大量對于黑皮諾的描述和贊美一度讓這個品種在美國掀起狂熱的浪潮,其中尤為經(jīng)典的莫過于主角邁爾斯(Miles)對于黑皮諾的一段描述:“它(黑皮諾)皮薄,個性溫和,早熟。它不像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那樣強大到可以在任何葡萄酒產區(qū)生長……黑皮諾需要酒農不斷地照料和關愛。它只能生長在世界上少數(shù)角落,而且只有最具耐心和教養(yǎng)的種植者才能栽培出優(yōu)秀的黑皮諾,也只有那些肯真正花時間去了解黑皮諾潛力的人,才能將它的特質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它的風味真的是這個星球上最令人難忘、耀眼、震撼人心、精致和古老的了。”
黑皮諾(圖片來源:Doris Schneider, Julius Kuhn-Institut)
云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1995年)
豆瓣評分:7.8分
導演:阿方索·阿雷奧(Alfonso Arau)
經(jīng)典而浪漫的《云中漫步》拍攝于美國知名的葡萄酒產區(qū)納帕谷(Napa Valley)。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軍人保羅·薩頓(Paul Sutton)在離家遠行的火車上認識了出生于釀酒世家的維多利亞·阿拉貢(Victoria Aragon),由于投緣,維多利亞向保羅傾訴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保羅決定陪她回家并盡力幫助她度過難關。影片中除了溫情,還有大段關于納帕谷葡萄園的鏡頭,人們在葡萄采收采收時歡歌載舞,此外,維多利亞一家對于葡萄藤的珍視和土地的敬仰也讓人十分動容。(文/Estella)